孩子终于开口讲话了,
但是,
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蹦着说
讲话几乎没有语调
怎么会这样?
还能改变吗?
要怎样康复才有效?
这些问题常常被问及。养育孩子就像牵一只蜗牛去散步,面对一个有点小特殊的宝宝更是如此。
为了让孩子学会语言中的抑扬顿挫,首先,是家长的态度
家长的态度和心情绝对是决定孩子康复顺利与否一个重要因素!家长的焦虑强加到孩子身上可能会让他们产生不必要的压力,反而会影响学习的速度和兴趣。
在教育我们的孩子之前,家长的态度要端正---采取解决问题的态度,利用汉语学习策略,对孩子进行康复。目前一般来说,我们见到的大部分听损宝宝家长主要从以下三种教育角度出发:
①特殊教育角度:把孩子定义为需要特殊对待的残障儿童,对Ta进行语言康复。康复多采取机械、复述的方式和玩具、游戏的形式;
不足之处:若把孩子当成残障人士出发,孩子就很难康复得正常;
②幼儿教育角度:考虑到我们的宝宝首先是孩子,所以从幼儿学习的特点入手,教学不强调孩子多少天可以开口,但会给孩子进行一些游戏或阅读一些书籍;
不足之处:把孩子当成健听幼儿进行语言康复,那么Ta的语言强化就会不足;
③汉语语言学的角度:利用汉语语言学的特征,加上一些孩子能够接受的形式,汉语的词以两个字为主、发音声调、语序等。
不足之处:若单纯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康复对于孩子来说会相对枯燥,孩子不太容易接受,而且在教学方面有些讲究。
所以,以上这三种角度都有道理,但都是有局限性的。那么,问题来了-- 要怎么办呢?
所以,我们推荐的是第四种—用语言教学+孩子可以接受的形式!
换句话说,这个语言教学就是融入一些教学的方法、学习的策略,结合汉语的特征,然后再套用“绘本”这个孩子喜欢的形式。
上图中的问题,是困扰家长的常见问题之一。 我们讲,在示范的时候,发音要圆润、夸张,不是指声音要特别大,而是指要字正膛贺,发音从起到落,都必须非常的清晰。因为孩子不管是戴着耳蜗还是助听器,设备都有一个处理的过程,哪怕是0.1秒,当我们发音太短促、不够清晰,又很快的时候,孩子捕捉声音的能力也会略差。
看过迪士尼动画片吗?回想一下,里面的公主,巫婆,大坏人,卡通人物是不是说话都很夸张,圆润,表情丰富?孩子是不是爱看? 您就照着那样给孩子读绘本就对了 !
语言输入的连贯性,要结合汉语语言学的特点:
①用孩子们都喜欢的绘本(or故事)做教材;
②以“我要让孩子习得一个什么样的语言”为目标;
③结合生活中的小场景的"三合一"形式。
0-3岁是孩子“语言习得”(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中学)的关键期。
方法:“习得”比“学习”更容易
每天在生活中发声
每天到傍晚带着孩子去关灯、开灯,告诉孩子“灯亮了”,而不是在教室拿着拼音卡片教孩子读“deng”(厦门益耳助听器专家温馨提醒:不要看似觉得很简单,日复一日这样坚持的宝妈宝爸们真的不多哦~~词汇语言积累,无他,唯坚持尔~)
语言教学的策略
不应该是“跟我学哈,宝贝儿,a、o、e......”应该是带孩子去公园看鸭子、天鹅:“看!有天~鹅~鹅~*_*”
当孩子对Ta的助听设备很熟悉,对汉语的语音、音节、生活场景有了相当的联系之后,在那时,就算我们说得没那么圆润、夸张,Ta的大脑已经对声音建立了一定的感知、辨识和理解,听到声音是能够触发Ta的联想和认知的。
当小朋友有哪个词组里的字发不好音的时候,我们除了让Ta一直重复说这个字/词以外,还可以换个角度尝试---用这个字组成不同的词,请孩子跟着重复。比如说:老师的"老"字讲不好,我们不用一直让孩子重复"老师",我们可以请Ta重复"老虎,老鼠”,这样反复来练习"老" 字的发音,就辣么简单,您get到了吗*_*?
节奏
语感的形成,发音正确、句式正确并不等于语言好,节奏是一种语感,节奏是说出地道语言的根本。
汉语的节奏是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互动方法去学习的,如:
1.肢体的接触
2.韵律的歌谣
3.引导孩子跟我们做推拉的动作
学习节奏,需要调动全部的感知器官,来帮助孩子建立听和节奏的连接,肢体的动作和音乐的律动是孩子学习最有力的辅助!
音乐是有规律的,在一首乐曲之间以同样的节奏出现,便于孩子学习、感知和领悟。音乐可以选择的风格很多,因此总有一款适合我们的孩子,四岁以下的孩子给Ta读儿歌、童诗、童谣,Ta都会非常感兴趣的。
举个例子:
小儿歌(带韵律)
“三轮车,跑~得 / 快,
上面 / 坐着 / 个老~太太,
要 / 五毛,给 / 一块,
你说 / 奇怪 / 不奇怪。”
家长在读这首儿歌的时候需要把变音、拖音、节奏都说的很清楚。当孩子熟悉了这个儿歌后,通过跟孩子做蹬三轮车的动作游戏掌握语速的快慢;带孩子出去蹬三轮遛弯的时候,一边蹬三轮一边讲这个儿歌。
家长在言语输入的时候,应结合汉语的语音特征,尽可能的夸张、有语调、有情感。汉语有四个声调(一声平音、二声上扬音、三声转折音、四声陡峭音),还存在大量的轻声、儿话、变调、语流音变的现象。
轻声:桌子、椅子(子),笑的很开心(的);
儿化音:玩儿,有的儿话音是能改变词性,例:盖, (动词)、盖儿(名词);
变调:很多字为了让我们读出来更好听而改,例:一心一意、好好;
语流音变:我们在说话的时候要说的字、词很多,表达需要,自然会出现放在一起不容易发音或会吞音,例:多少钱一斤(吞掉少的声母sh)
汉语复杂的声调和语音特征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孩子单字单词说得好,一说成串就一塌糊涂,因为孩子对语音的掌握相对的能力还差一点(发音和表达难以同时进行)。
家长在教孩子的时候,不要强调大声,但是,“调”必须到位,要按照孩子自己的喜好、习惯和声音的特点教,但是四个声调的起伏区分一定要明确。
帮助孩子学习语言的节奏、了解汉语的每一个发音、给孩子讲解的时候要把汉语的四个声调发清楚、注意语序的升调和降调。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
作为听损宝宝粑粑麻麻请您记住一点!!!
跟咱的孩子讲话,请:
夸张,圆润,声(biao)情(qing)并(feng)茂(fu)!
夸张,圆润,声(biao)情(qing)并(feng)茂(fu)!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跟小爷小主们讲话,请:
夸张,圆润,声(biao)情(qing)并(feng)茂(fu)!
孩子妈,孩子爸,今天您学会了吗?
相关阅读:发展儿童超语段的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