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益耳
最新优惠
产品中心
推荐产品
儿童助听器
老人助听器
助听器与听力
行业资讯
真诚服务
上门验配
联系我们
搜文章
搜助听器
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助听器 > 儿童测听与评估
婴幼儿声导抗鼓室图的特点及意义

 

 

声导抗测试是儿童行为听力测试的重要补充,它能够提示中耳功能是否正常。这对于全面了解听力损失至关重要。对于婴幼儿,由于耳声发射和声反射的结果都依赖于中耳状况,因此,如果要得到确切诊断,必须先对中耳、耳蜗及脑干病变的部位进行鉴别。

 


 

 

成人的鼓室声导抗数据不能应用于婴幼儿中耳功能的诊断

 

Keith(1975)首先报道,出生后36~115小时内,40个婴儿中有7个在低频探测音下鼓室图为“W”型,而正常成人或较大的儿童则是单峰型。其他学者( Himelfarb等,1979;McKinley等,1997;Sprague等,1985)发现50%~95%的新生儿的低频鼓室图都有切迹。许多研究报道新生儿的鼓室图直到出生后93天内都不规律,而且与 Vanhuyse模型也不一致( Holte等,1991)。到4月龄时,所有新生儿的鼓室图都呈现为单峰型,而且在此期间相角不断增大反映顺性成分在增加( Holte等,1991)。

 

目前,导致婴幼儿与成人声导抗鼓室图形态差异的生理结构差异尚不清楚。

 

Paradise等(1976)提出,婴儿耳道的软骨部会随压力的变化而发生位移,因此会影响鼓室图形态。然而,Holte等(1991)发现小儿耳道壁的移动与不规则的鼓室图形无关。但他们不能排除耳道壁、鼓膜的运动以及探管的移动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尽管新生儿的鼓室图不规则,但婴幼儿的鼓室图仍具有意义。

 

Himelfarb等(1979)和 Sprague等(1985)发现在高频探测音(如660Hz)下几乎不会出现平坦型鼓室图。Sprague等(1985)认为婴幼儿出现平坦型鼓室图并不能说明有中耳病变。而是否引出声反射能够帮助我们确定新生儿的中耳功能。在这一人群中,只有对正常耳及已确诊有病变耳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才能制定出鉴别标准。随着广泛新生儿听力筛查(UNHS)的普及,这些数据越来越重要。

 

 

 

相关阅读:儿童声导抗与成人有何不同

             声阻抗/声导抗/声导纳测试

 

 

 

厦门益耳助听器中心13950181258
思明区仙岳路452号松柏湖花园9号铺(松柏莲岳里旁,半山御景正对面路南)
真正近30年专业经验,请加微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