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来验配助听器的客户中,耳鸣的患者并不少见。耳鸣是指在没有任何外界声刺激的情况下,耳内或颅内产生的异常听觉感知。它是听力学和临床耳鼻喉科常见的一种症状。但有一位客户的耳鸣描述比较特殊,她说,我左边耳朵经常有“吧嗒、吧嗒”的声音,外面的人也可以听到!凑近听,我的确听到了她耳朵里传来“吧嗒、吧嗒”的耳鸣声。
这个客户的耳鸣和我们平时经常遇见的“轰轰隆隆”和“蝉鸣样”耳鸣的病因有所不同,这种“吧嗒、吧嗒”的声音是由于鼓膜张肌、镫骨肌、腭帆张肌及咽鼓管咽肌等肌肉的异常运动和挛缩所产生的。具体来说,当这些肌肉发生痉挛时,它们会不自主地收缩和放松,从而产生机械性的振动。这些振动通过中耳和内耳的传导,最终被大脑感知为声音。由于痉挛的肌肉位置和程度不同,因此产生的耳鸣声也可能有所不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耳鸣声通常只能在患者自身听到,但在某些情况下,如肌肉痉挛较为剧烈时,他人也可能在近距离下听到同样频率的声音。这种情况下的耳鸣被称为客观性肌源性耳鸣。
1、什么是客观性耳鸣?
根据耳鸣是否能被检查者听到,耳鸣分为主观性耳鸣和客观性耳鸣。主观性耳鸣是客观上没有声源,但主观意识到的耳鸣;而客观性耳鸣是客观声源存在的耳鸣。
客观性耳鸣只占人群不到5%的比例。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上较为少见,因此容易被忽视及误诊,从而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客观性耳鸣的分类
客观性耳鸣又根据检查者听到耳鸣的节律是否与被检查者心跳节律同步,而被分为同步搏动性耳鸣及非同步搏动性耳鸣两种。
像上面提到那位客户的耳鸣是因肌肉痉挛引起的客观性耳鸣,就是非同步搏动性耳鸣。非同步搏动性耳鸣常有明确的声源,以肌肉阵挛多见,亦可能由病变咽鼓管开闭声及病变颞下颌关节的活动声形成。而同步博动性耳鸣与被检查者的心跳节律同步。
2.1、非搏动性耳鸣
肌源性非搏动性耳鸣多由咽鼓管周围肌肉收缩或阵挛,尤其是腭部肌肉阵挛引起,其发病率非常低。患者自己能感受到耳鸣,他人近距离或应用外耳道听管也能听见“咔哒”声耳鸣,患者通常可自控使耳鸣暂时停止。耳鸣发作时,患者张口可发现腭部肌肉阵挛,鼻内镜检查可见咽鼓管咽口肌肉及软腭节律性阵挛运动,与耳鸣频率相同。
肌源性耳鸣可能与精神压力过大、过度劳累、腭肌阵挛、分泌性中耳炎、神经炎等原因有关,需针对性处理。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2.1.1. 精神压力过大
精神压力过大或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可能会导致身体肌肉紧张,包括颈部和颌部的肌肉。肌肉紧张可能通过牵引或影响听觉通道的神经,导致肌源性耳鸣。可通过慢跑、做瑜伽等方式舒缓压力。
2.1.2. 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可能导致身体各个系统包括耳部肌肉的功能紊乱。这种紊乱可能导致耳部肌肉产生异常声音,进而引发肌源性耳鸣。平时应保持充足的休息和适当的锻炼,如慢跑、瑜伽等。
2.1.3. 腭肌阵挛
腭肌阵挛是一种颌部肌肉痉挛的情况,可能导致听觉通道受到影响,引起耳部肌肉的张力不适,从而引起肌源性耳鸣,还有可能出现肌肉抽动、呼吸困难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卡马西平片、加巴喷丁胶囊、苯巴比妥片等抑制神经系统的药物治疗。
2.1.4. 分泌性中耳炎
该疾病是由于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或咽鼓管开放阻力加大,导致的中耳负压,可能导致中耳内积液或鼓膜内陷,当鼓膜受到撞击时,可能产生肌源性耳鸣,一般还有耳痛、听力下降等伴随症状。建议遵医嘱通过盐酸克林霉素片、阿奇霉素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抗炎药物缓解病情。
2.1.5. 神经炎
神经炎是指听神经或相关神经受损或受到炎症影响的情况。神经炎可能导致肌源性耳鸣,因为神经受损会导致异常的神经信号传输,从而引起听觉通道的异常活动。建议遵医嘱通过甲钴胺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卡马西平片等营养神经和抗炎的药物来缓解病情。
对于肌源性非搏动性耳鸣患者,最重要的是不能漏诊引起肌肉阵挛的原发疾病,尤其是脑干和小脑的病变。
肌源性非搏动性耳鸣的治疗方法包括利多卡因腭肌局部封闭、腭肌局部注射肉毒素A、以及手术治疗(包括腭肌切断,咽鼓管切断、放置通气管等)。
2.2、搏动性耳鸣
同步搏动性客观耳鸣相对较常见,患者可以听到与心跳节拍一致的耳鸣声,因此较容易辨别。
同步搏动性耳鸣的病因多与血管因素有关。导致其发生的血管性疾病种类繁多,包括高血流动力学状态(如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状态等)、颅底及颞骨血管性肿瘤(如颈静脉球体瘤、动脉瘤等)、全身血管性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及血管结构异常。血管结构异常常见于颈部动静脉结构改变,或血管周围声音屏蔽减弱使血流声音被耳蜗不自主感知,包括乙状窦憩室、静脉窦狭窄、鼓室内异位颈内动脉、颈内动脉岩骨段狭窄以及硬脑膜动静脉瘘等。
一般情况下,动脉源性搏动性耳鸣较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声音强度大。手指轻压舌骨高度处胸锁乳突肌前缘颈内静脉或者向耳鸣侧转头,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可缓解或消失。而动脉源性和动静脉瘘所致的搏动性耳鸣,压迫颈部血管对其血流无影响性,耳鸣无变化。
对于同步搏动性耳鸣的影像学检查包括颞骨高分辨率CT、CTA或MRA,及DSA检查。
对于同步搏动性耳鸣的治疗,保守治疗用于对原发疾病的治疗,包括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手术治疗分为血管外干预(包括异常血管结扎或吻合、缺损骨壁的修复重建以及肿瘤的切除)和血管内介入(包括植入支架或弹簧圈)。
3、总结
假如您的耳鸣声别人也可以听到,那您很可能是患上了客观性耳鸣。这种疾病发病率低,临床上较为少见,所以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易漏诊及误诊。然而,客观性耳鸣的病因相对明确,大部分患者可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从而缓解或治愈困扰患者的耳鸣症状。因此,客观性耳鸣不容忽视!全面的病史询问、完善的耳鼻咽喉科检查、必要的影像学检查,都有助于判断及辨别耳鸣类型及可能存在的病因,从而给耳鸣患者更合适、更有效的干预治疗,提高他/她们的生活质量。
厦门助听器哪里好?厦门助听器-益耳助听器中心,真正近30年助听器验配经验,新手验配5000千名用户,世界六大品牌助听器应有尽有,自有店面稳定厦门助听器专卖店,欢迎前来免费咨询免费试听。
相关阅读: 耳鸣耳聋,当心听神经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