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研究显示,让耳聋或有聆听困难的孩子参与到音乐教育中将会显著改善他们的认知、听觉、言语、语言能力以及社交能力。
但是,现实生活中,相当多的听障儿童的家长或者听障者本人总是会有这样一个想法:“反正听力也不好了,听说话都已经很不容易了,就更不要奢望音乐了。”这真是令人痛心的误区,听力损失,并不代表着不能听音乐,相反,听一些合适的音乐对佩戴助听器或者人工耳蜗的弱听人士之听力康复有很多的好处!
本期厦门助听器-益耳助听器专家就与您谈谈应该如何巧妙使用音乐来唤起弱听人士宝贵的听觉。
0-3岁的听障儿童
这个时期的宝宝刚刚开始佩戴助听器并且处于听觉系统发育的“黄金时期”,他们正在尝试着听取他们能听到的任何声音。这个时候,妈妈给宝宝们唱一些带有拟声词的简单的儿歌再合适不过了。简单重复节奏明快的儿歌可以有效刺激宝宝的听觉系统,也能建立起宝宝的节奏感,同时,妈妈的声音是宝宝最喜爱最熟悉的声音,更容易让宝宝接受。
推荐儿歌:《一只哈巴狗》、《母鸭带小鸭》等
小贴士
由于宝宝对人声的接受程度要高于电子声,我们强烈建议妈妈或者宝宝熟悉的监护人为宝宝唱儿歌。
3-6岁学龄前听障儿童
这个时期的儿童要以歌词简单节奏鲜明的音乐为主,可以根据歌词编排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这样做不仅可以加强儿童对声音的节奏和韵律的感知,也有利于训练孩子主动从背景音乐中听取歌词中的言语,增进孩子对词汇和短句的理解。由于儿歌的歌词中运用了很多很多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对儿童的语法训练和想象能力都是很好的培养,可以很有效地促进孩子们的理解能力。
推荐儿歌:《拔萝卜》、《数鸭子》、《王老先生有块地》等
在陪宝宝玩发声玩具的时候,可以适当引导宝宝把声音敲的有节奏,而不是毫无节奏感的随意敲打。这样做对宝宝音感的培养以及规则意识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好处。
家庭康复课程举例
目 的—区分声音的不同
课程教具—各种发声乐器如小鼓,木鱼、三角铁、竖琴等
参与人员—妈妈,爸爸,宝宝
操作方法—妈妈在距离宝宝
6-18岁听障学龄儿童及青少年
这个阶段的儿童建议听一些经典的古典音乐。古典音乐中的节奏感和逻辑性对儿童的思维发展和情商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同时,古典音乐的韵律和高低起伏,对训练孩子感受声音的节奏,长短,高低等也有很大的好处。
推荐曲目: 贝多芬,莫扎特等经典古典音乐
18岁以上听障成年人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音乐对于听力障碍的成年人,特别是重度到极重度听力损失的成年人对助听器的适应有很好的效果。自然界的声音是多种多样的,人的言语声也是如此。很多重度到极重度听力损失的患者刚刚佩戴助听器时无法立刻接受与处理这些复杂的声音,这时,听听音乐,不仅会让他们的紧张情绪得到缓解,而且能让他们更快地建立对声音的感知度。
60岁以上听障老年人
和有听力损失的成年人一样,老年听力障碍人群一样可以靠听舒缓平和的音乐来熟悉声音并适应助听器。同时,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对老年人的耳鸣也会有意想不到的帮助。
推荐曲目:建议听一些轻音乐或歌词简单的以及他们自己比较喜爱或熟悉的歌曲,不建议听复杂的摇滚乐或戏曲等。
看了这些,大家是否对听障人士不能听音乐的说法彻底改观了呢?康复的时间真的很宝贵,尤其对于听力损失的孩子们。
相关阅读:戴了助听器以后如何更好地听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