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儿童听觉、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是一套针对听觉能力和语言能力评估的标准化工具。目前该工具主要适用于2~7岁学龄前儿童的听觉能力评估、听力障碍儿童配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后的听觉康复效果评估,以及配戴助听器或(和)植入人工耳蜗前后的语言能力评估、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能力评估。
听觉能力评估系列词表的编制是基于汉语言语测听词表的编制规则,同时考虑了儿童的发音及言语特点,尤其重点考虑了听力障碍儿童对言语听觉理解的特点及其助听器验配或(和)人工耳蜗植入后康复效果评估的需要,以图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内容包括自然声响识别、语音识别、数字识别、声调识别等9项内容。从语音、声调、连续语言的识别及环境噪声中的言语识别等不同视角评估被试者的听觉能力。测试结果可以为个别化训练目标的制定和康复训练模式选择提供依据,也可以作为耳聋的进一步诊断,为助听调试提供参考信息。
作为一种定性评估,该工具通过将测试结果与评估标准中的数据进行对比来确定某个听障儿童的康复级别和语言年龄,然后,以此为参考,同时结合听障儿童自身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措施。一般在某个学期开始或结束的时候分别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测试,但是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康复教师可根据评估目的的不同选择性应用,以衡量听障儿童某些方面的发展水平,为教学计划的调整提供参考。
该评估工具使用时可以同其他测试方法相结合,并且要求评估人员注意对细节的观察和分析。比如,对于刚刚入学的听障儿童,在进行听觉能力测试前,评估人员可先通过林氏六音测试,考察听障儿童对声音的察知和辨别能力,对其听力发展水平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在测试过程中,评估人员要详细记录每个被测儿童在各个项目中差异化的反应,以进一步明确其个性化的康复特征。对于测试结果的分析,要结合助听设备听力补偿情况以及康复教学方案来确定受测儿童在康复过程中出现某些问题的原因,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表1.听觉康复评估标准
测试工具:孙喜斌词表
|
各阶段评估结果 | |||||||
初次 |
第一 |
第二 |
第三 |
第四 |
第五 |
末次 | ||
自然环境 |
|
|
|
|
|
|
| |
语音识别 |
韵母 |
|
|
|
|
|
|
|
声母 |
|
|
|
|
|
|
| |
数字识别 |
|
|
|
|
|
|
| |
声调识别 |
|
|
|
|
|
|
| |
单音节词识别 |
|
|
|
|
|
|
| |
双音节词识别 |
|
|
|
|
|
|
| |
三音节词识别 |
|
|
|
|
|
|
| |
短句识别 |
|
|
|
|
|
|
| |
选择性听取 |
|
|
|
|
|
|
| |
平均最大言语识别率 |
|
|
|
|
|
|
| |
听觉康复级别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