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听了厦门益耳听力的有关课程以后,非常认可利用阅读的方法帮助孩子开发听觉大脑以及进行语言学习的理念,但是有两个让他们头疼的问题摆在眼前:
1、如何让小龄宝宝,尤其是刚刚完成听力补偿或重建的宝宝坐下来,开始阅读呢?
2、如何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语言输入,又让孩子始终兴趣昂扬呢?
今天厦门益耳听力就来与您分享几个小技巧啦:
首先,我们要了解不同年龄孩子的特征,小龄宝宝(0~2岁)的生理特征决定了他不可能有太长久的注意力。所以,咱们一开始就不能期望孩子坐在那里,从头到尾听你讲完一个故事。能够听完某个页面,或者片段已经是非常不错的表现了。同时,由于孩子年龄小,他们的认知能力也是有限的。0~2岁的孩子大多处于认知对应期,也就是说,开始学习把某个词语跟实际事物对应起来。因此,那种类似卡片的图书,只讲某种水果、动物或人物是什么的图书,会比较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如下图)。
同时,小龄宝宝们这时是没有完整的逻辑思维的,所以这个时期,孩子是不可能完全理解一个有起因,有发展,有结尾的故事的。相反,他们会比较喜欢片段式、语言重复的图书(如下图)。
而对于听障宝宝来说,这里的年龄通常要根据听龄,再往后推延3~6个月的时间。讲到这里,大家可能都发现了,原来宝宝不爱看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咱们不了解孩子,选错了书。
解决了选书问题,咱们再来讲讲引导孩子阅读的方法。小龄宝宝注意力时间相对短,因此,在讲绘本的时候,我们要时刻留心孩子的反馈,追随他们的眼睛和手指是其中的秘诀。孩子的眼睛看哪里,我们就讲哪里;孩子的手指向哪里,我们就解释哪里。这时候,很多妈妈就说了:“孩子指着书上一个人物的鼻子,可是原文没说鼻子的事呀!”没错,这是常常发生的事情。引导小龄宝宝阅读,很大程度上是“读图”!有时,我们甚至可以忽略原有文字,对宝宝关注的点进行细节描述,从而大量输入。输入的内容可以是事物或人物的名称、颜色、形状、作用、拟声词、方位词等等。并且,最好在一段时间内重复阅读时,每次输入都保持一定的一致性。比如,每次看到有山羊的页面都输入“咩咩”,都摸摸画面上的山羊胡子说“胡子”。
同样,因为孩子年龄小,可能不会给我们及时的反馈,我们刚刚的输入孩子是否听到了呢?是否明白呢?我们可以马上进行实物结合。找来对应的事物,与刚刚孩子感兴趣的画面对照。比如,我们讲完小山羊,拿来一个山羊模型,继续发出“咩咩”,摸摸它的胡子,说“胡子”,然后再拿出书,引导孩子去看一看。这样,我们就完成了相对完整的阅读与输入,阅读与生活的结合。同时也提高了孩子的兴趣,把他即将跑走的注意力又拉回了书本。也许,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很多孩子又想把书阅读下去了。而这种方法本身,也正是立足于我们上面讲到的,小龄宝宝对应认知的认知规律。
最后,当我们按照小龄宝宝的特点,选择了简单词句重复的图书带孩子阅读的时候,还可以使用加入肢体律动或特定动作的方式,吸引孩子,引导他们加入。比如《抱抱》这本书,讲了一只跟妈妈走散的小猩猩,在大象妈妈的帮助下找妈妈的故事。整个故事只有“妈妈”“宝宝”“抱抱”六个字的反复出现。而这三个词都是孩子们熟悉的,也是非常容易互动和表达的。因此,咱们讲的时候可以设计好固定动作,比如,指自己说“妈妈”;拍孩子胳膊、小腿,或者摸摸头说“宝宝”;而伸出双手拥抱孩子说“抱抱”。这样有趣的互动自然能够吸引孩子持续关注,并且投入故事。等孩子对故事有了相当的理解,对动作流程熟悉之后,我们可以拿书讲,配动作,孩子会开始手口并用地模仿。再接下来,我们只用书讲,不做动作,你会发现,孩子自己在相应的时候做出动作,甚至讲出故事。而我们要做的就只是应和、鼓励便可以啦!
好了,关于如何养成小龄宝宝绘本阅读的习惯,以及如何通过跟孩子共读,进行语言输入,以促进其听觉大脑发育的方法,咱们就分享到这里啦,大家快来试试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