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声放物练习就是儿童听到声音时通过放置玩具来表示是否听到声音。一般是测试者发出林氏六音(a、u、i、s、sh、m)来做测试,有经验的老师或家长可以通过此结果迅速了解孩子目前的大致听力状况。
孩子大约一岁半可以简单控制自己的行为了,就可以做听放练习了。
一、选择玩具
在选择玩具时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且简单易操作,不要太复杂好玩,也就是说不要把孩子的兴趣完全吸引到玩具上来,而忽视了要做的目标练习。
例如:积木、套圈、穿珠、简单插接玩具、敲小球、小球下坡、汽车下坡、盖小印章、模板配对等。
二、家长示范
第一次做听放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同时,家长的示范性非常重要。
由老师或助听器验配师发一个玩具给家长,家长手拿玩具放在耳边,老师在家长耳边发音,指导家长听到声音时不要模仿发音,只需点头示意表示听到,然后把玩具放在相应的位置,一次听放练习就完成。再发玩具多示范几次。然后,再转移到孩子耳边发音,家长和孩子同时做,也可以手把手的带孩子来做,让孩子理解活动的玩法。
三、具体要求
1)安静的环境下,施测者等孩子和家长做好了准备才可以做。
2)发音的间隔时间和顺序不要太均匀,否则孩子会猜,或者他会以为是有规律的放玩具,要给孩子听觉等待的时间。
3)开始用乐器或者玩具发出声音来做,容易让孩子有兴趣听,而且可以通过看到老师击打乐器或者放玩具声音,让孩子明白有声音而且听到了声音。
4)采用林氏六音来做
林氏六音的发音要正确,a、u、i最好加入声调的变化。
a——啊 、u——乌、i——衣、s——丝的气声、sh——师的气声
m——双唇紧闭发出纯鼻音。
5)等孩子理解活动后,靠近孩子优耳一侧从15cm开始做,因为我们在发音时会有气流产生,所以一定要遮口,不要给孩子任何的视觉提示。
6)有些施测者习惯在发完音后把手放下来,其实就在无意中给了孩子暗示。应该在确定孩子做出反应后再放下手。
7)发音时音量正常,不要随着距离变化而变化。
8)发音的距离可根据孩子的情况逐渐增加到一米、两米、四米甚至更远。
9)孩子作出正确的反应后,要立即给予鼓励。如果孩子犹犹豫豫,家长或老师要及时带领他快速做出反应。否则孩子犹豫的情况下,会混淆判断结果。
10)每天要在孩子情绪好的时候练习,每次听放训练的时间不要太长。
四、常见问题
大多数家长开始带孩子练习时会反映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孩子不配合,拿着玩具不愿意放到自己耳边。
2、孩子拿着玩具自己在耳边胡乱发音后就放,而非听到声音才放。
3、有时放有时不放,不知如何判断。
4、你给的玩具孩子乱扔,压根不配合做,家长无从下手。
5、没法训练,完不成老师或验配师任务怎么办。
6、听放练习可以和仿音同时做么?
五、原因及应对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尝试以下做法:
1、孩子不喜欢被强制,或者学着大人坚持把玩具放在大人耳边。
解决方法,家长一定要明白“听放练习”的目的是什么。只要目的达到,不管手段如何。所以如果孩子非要把玩具放在大人耳边时,未尝不可,假装是妈妈在做,听到声音时,可以稍慢一步反应,看孩子的眼神或动作是否有所表示,以此来判断孩子是否听见,最终实则是孩子在做。
2、通常是开始时家长的错误示范误导了孩子,孩子以为拿到玩具就发音,而不知道是要安静地听别人发音。
遇到这种情况,可让孩子暂停。两个大人示范,并用食指放在嘴巴上提示被听者嘴巴闭紧。切记,此时多说任何话,孩子都会认为大人是在发音,就是单纯的听到声音点头,可以让孩子先看几次,不着急让孩子做。因为孩子一旦养成这种不好的习惯,就失去了“听放练习”真正的作用,而且不易纠正,需要慢慢让孩子明白游戏的玩法,切不可操之过急。
3、孩子不反应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孩子一直由大人带着做,孩子独立完成时不自信不敢确定自己听的是否正确。所以在孩子有意向时,一定要及时鼓励。另一种是孩子可能确实没有听到,例如孩子再听“a”“u”时反应很快,到“s”时,没有反应,此时大人可以再发一次“s”,以避免孩子因注意力不集中而没有听到,第二次如果孩子没有反应,这时可以回到孩子最容易听到的“a”音,如果孩子有反应,就可以推断刚才孩子“s”可能的确没有听到。
4、一般这种情况在小龄儿中易出现。家长要考虑准备的玩具或游戏是否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不需要过度仿照老师课堂听放的玩具而忽略了孩子真正感兴趣的活动。例如孩子喜欢扔东西,那用扔东西当听放游戏也未尝不可。同时扔东西过程中还可以让孩子瞄准目标,看谁扔的准,扔得远,提高听放游戏的趣味性,逐渐让孩子学会配合。
5、很多家长在上“听觉口语课程”初期,认为必须要让孩子学会做“听放练习”,孩子完全不配合,完不成老师的任务,很沮丧。遇到此情况,家长老师之间的协商很重要,可以对家长有积极地帮助。作为老师要明白,“听放练习”的确很重要,但听觉口语法不只是听放练习,家长过分注重此项,会被孩子的一些“不如意”表现打击。同时,家长也要明白,这个游戏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即便孩子初期不会做也可以通过孩子其它的表现观察到孩子听的状况,例如对突发声音的反应、对生活中声音的反应,助听器摘掉以后孩子的反应,孩子自己发音有无变化等等。
6、初期不建议做仿音练习,因为我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看是否听到声音,而且大多数孩子初期也不会仿音。以后孩子已经可以很明确的做出反应,且会进行仿音练习,可以听放仿音放在一起做。
一般来说,稍大的听障儿童(3岁或以上)在经过三到四次(一个月)听觉口语课程后可以较稳定的做“听放练习”,小龄听障儿童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这是一个不能操之过急的过程,但是家长领会到以上方法后,慢慢的可以让孩子顺利的学会“如何做听放练习”,正确的做好听放练习,将有助于孩子听觉习惯的培养, 并为后期的听觉口语学习提供积极的帮助。
相关阅读:助听器评估利器-林氏六音和听声放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