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助听器的听障儿童常常会有交流不顺畅,甚至出现社交恐惧症。使用助听器的听障儿童,在社交回避与苦恼两个维度上均显著高于健听儿童。使用助听器的听障儿童担心自己发音不清晰,别人听不懂,被人嘲笑,只和家人或熟悉的朋友交流,在陌生人面前不敢开口说话等。
家长与使用助听器的听障儿童交流时,往往只停留在日常沟通,很少考虑怎样培养孩子交流的自信心。不论是使用助听器还是手语交流的听障儿童,家长都要培养听障儿童交流的自信心,笔者建议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多陪伴,多与听障儿童交流
听障儿童的交流技巧是在交流中模仿习得的。听障儿童可以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自然模仿学习交流的技巧。听障儿童缺乏交流自信心,往往是因为缺乏交流技巧。交流技巧可以通过模仿,即耳濡目染来学习。人在面对亲近的人时比较放松,能自然地进行交流并模仿学习对方的交流技巧。听障儿童在学校与他人交流时易遭受挫折,甚至受到嘲笑。如果家长平时与其交流较多,其就会把受到的挫折告诉家长。家长站在听障儿童的角度理解孩子,给孩子疗伤,并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学会应对挫折,树立信心,大胆与人交流。因此,家长应摒弃对助听器的偏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耐心与听障儿童交流。听障儿童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学会了交流技巧,与他人交流时就会建立起信心。
1.1 交流过程中耐心等待,积极回应
只有听话者耐心等待,积极回应,交流的发起者才会更有信心继续发出交流行为,使交流持续进行。当孩子使用助听器与家长交流时,要让其知道家长在注视、聆听。孩子开始说话时家长要关注他,等他表达完做出回应。家长在提问后或发起新的交流前,要等待孩子做出回应,不能在其还没反应时急于代替他回答或提问,这样会让孩子出现角色混乱,同时产生对家长的依赖,弱化其自信心。
1.2 交流过程中使用有意识示范的语言策略
家长可学习并亲力施行听障人交流时常用的语言策略,并给予听障儿童示范。例如听障人士常用的如重复、证实或澄清、要求说明与解释、等待、倾听、说问候语、主动表达想法、了解隐含意义等。家长可以设置相关情景,与正常听力人群交流时假装没听清,使用策略进行澄清,并给听障儿童示范。这样反复多次以后,听障儿童自然就学会与健听人群的交流策略,不但能将助听器与当时的情景相结合,学会理解和表达,而且有了交流的自信心,愿意进一步与家长或他人交流了。
二、扩大听障儿童交流范围
交流能力的获得需要大量的交流实践,听障儿童因听力障碍导致交流困难,缺乏交流实践与交流能力,进而导致缺乏自信心。培养听障儿童交流的自信心,必须扩大听障儿童的交流范围,增加交流实践的机会。同时使听障儿童熟悉不同的口型,看懂更多人说话。
2.1 创造机会让听障儿童与同龄儿童交流
与同龄伙伴玩耍能促进听障儿童交流能力的发展。来自多子女家庭的听障大学生较多表现出主动的交流行为。健听兄弟姐妹能自然地与听障儿童交流,带给听障儿童正向积极的交流体验。同伴之间会有很多共同话题。家长要多创设机会让听障儿童与兄弟姐妹之外的听障儿童和健听儿童交流。对于学龄听障儿童,家长可以邀请同学到家中做客;鼓励孩子担任班干部,在为同学服务的过程中,增加与同学交流的机会;组织外出游玩活动,邀请同学参加,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增强交流自信心。
2.2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机会与听障儿童交流
家长到市场买菜、超市购物、办事、车站接送朋友、饭店吃饭、医院看病、做客等,都可以带上听障儿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与听障儿童交流。
2.3 配合沟通与交往课程,开展交流活动
假如语训部门有计划地安排模拟交往或实践活动,听障儿童家长可密切配合课程,带孩子到家附近的相应场所复习相应交流技巧。经过反复学习,听障儿童能熟练掌握交流技巧,并把交流技巧迁移到类似的场景中与陌生人交流,从而建立自信心。
相关阅读:听障儿童心理疏导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