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请注意,孩子得中耳炎的病例很多,那么,应怎样治疗儿童中耳炎呢? 在发现有中耳感染的时候,很多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药物能杀死细菌)。如果一个孩子正在经历痛苦医生也可能会推荐止痛药。遵医嘱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开始使用抗生素,就应该坚持把疗程完成。大多数医生会有一个后续检查来观察是否感染已被清除。
不幸的是,能引起中耳炎的细菌有许多,它们中的一些已发展到对某些抗生素有耐药性。这可能是因为当病人有咳嗽、感冒、流感、病毒感染等抗生素治疗也无效的情况时,病人还是使用了抗生素。当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则抗生素有效抵抗感染的机会就比较少。这可能意味着,要使用几种不同的抗生素来治疗耳部感染。抗生素也可能会产生如恶心、腹泻、皮疹等不必要的副作用。
一旦感染清除,液体可能会留在中耳几个月。未被感染的中耳液体往往在3至6个星期内消失。无论在中耳炎疾病过程的任何阶段,都不建议使用抗组织胺或减充血剂。有时为了加速消除液体,医生会对儿童使用抗生素。如果流体持续超过3个月,并且导致了听力损失,许多医生会建议在受影响的耳朵中 “置管”。这种手术被称为鼓膜切开术,通常是由有资格的耳鼻喉科医生来进行的。孩子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睡着了,外科医生静静地在孩子的耳膜切开一个小口。一个小小的金属或塑料管被放置到了耳膜开口处。 这根管子通常会在鼓膜中呆6至12个月,之后会自行出来。如果孩子腺样体扩大或感染,外科医生可能会建议在置管的同一时间将腺样体切除。以往去除腺样体的例子已经证明,切除腺样体可减少一些儿童中耳炎发作病例,但对4岁以下儿童无用。不过,研究显示,扁桃体切除不会减少儿童中耳炎的发生。扁桃体切除和腺样体切除术可以适用于中耳积液以外的疾病。
中耳积液的消除有助于恢复听力。有些孩子在置管出来以后可能还需要再次手术。有耳中有置管的时候,耳内不应该进水。许多医生建议耳中有置管的孩子在游泳或洗澡的时候,佩戴一种特制的耳塞,以防止水流进中耳里面。
如果您对以上治疗儿童中耳炎的问题还有任何疑问,欢迎致电厦门助听器-益耳助听器中心,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相关阅读:儿童急性中耳炎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