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儿的家长和教师都渴求聋儿学会说话, 因为言语康复是聋儿全面康复的基础。医疗不能使聋儿摆脱“ 聋哑” , 学习和训练亦不见得能使每个聋儿都会说话。那么, 决定聋儿学会说话的因素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会说话” 的含义。聋儿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指导之后, 大部分可以发出“ 爸爸” 、“ 妈妈” 、“ 婆婆” 、“ 阿姨" 、“ 葡萄” 之类易发的语音, 但这仅仅是开端, 并不能算是会说话, 因为真正的“ 会说话” 应该是个双向交往的过程, 既能听懂别人说的话, 又能用口语表达自己的意愿。无论是学说话或与人沟通, 一般情况下都必须先听懂才会说。在这过程中, 涉及听觉中枢声音信号的接收、分析、综合; 言语中枢对词语的选编、构音、表达等。所以, 聋儿能否学会说话, 决定于他的智力是否正常,听力补偿是否得当,致聋后是否得到及时的干预, 学习训练的方法是否科学等几个主要因素。
正常的智力是聋儿学会说话的最基本条件。实践表明, 智力低下的聋儿, 尽管听力损失不严重,学习说话也会相当困难, 往往是费力大, 收效小。他可以学会发音和复述两、三个音节的词语, 但不理解语义, 更难于遣词造句表达意愿。智力好的聋儿, 即使他的听力损失严重, 但却往往可以通过“ 看话” , 联结上下词语去揣测他所听不清楚的语句, 能敏捷地把已学会的词语组成符合基本语法的句子回答别人的问话。
听觉和视觉都是人类认知事物、学习说话的主要感官。听觉障碍严重地影响了聋儿言语的发展, 而合理的听力补偿却能为聋儿学习言语提供有利的条件。经过认真细微的听力检验, 弄清聋儿听力损失的程度, 为之选佩相应的助听器, 使之形成佩戴、使用助听器的习惯。聋儿在学习和生活中, 通过听力补偿感受各种声音, 经过训练, 学会聆听声音, 判断声源, 理解语音的意思, 提高大脑听中枢对声音刺激的敏感度和对声音信息的分析综合能力。结合“ 看话” 技能, 为模仿发音, 听懂说话打开了通道。
耳聋一旦发生, 赶紧采取干预措施: 补偿听力, 那么学习说话, 言语康复的可能性就大, 耳聋现象出现后, 四出寻医问药, 耽搁了数年才走出“ 误区”的, 学会说话的可能性就小。二至五岁是小孩学习说话的“ 黄金时期” , 稍纵即逝, “时过而后学, 则勤苦而难成” 。两、三岁就耳聋而拖延了六、七岁甚至八、九岁才“学说话” 的事倍功半。而干预及时的聋儿, 不管他致聋原因是什么, 耳聋的程度如何, 能听会说的却不少。一个智力正常, 听力补偿合理, 干预也及时的聋儿, 如果放任自流或训练不得法, 结果充其量也只能说几个单词, 机械地说几句短语, 达不到“ 会说话”的水平。
近年, 国内许多从事聋儿康复教育的人都在努力研究言语教学的方法, 谋求优化训练。到底哪一种方法效果最好? 至今尚难定论。俗语说: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前者是指教学, 的原则和规律, 后者是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聋儿学习发音说话, 必须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教师、家长要尽量利用各种教具和设备去激发聋儿听声音、学说话的积极性. 要根据聋儿的年龄特点、性格兴趣、学习能力、听觉状况等制定训练的目标和计划。要注意集体的学习活动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教师的教学与家长的诱导相结合; 创设情境的学习与实际环境的运用相结合. 一句话, 言语训练必须讲究科学性、系统性。
要使聋儿从听不见到听得懂, 从不会发音到会说话是相当困难的, 但如果具备了以上几个主要因素的话, 聋儿学会说话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