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儿童存在自身的生长发育等因素,儿童鼓室成形术目前仍有争议,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手术年龄、咽鼓管发育及功能判定、手术时机以及术式的选择上。研究认为很多成人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常追溯到儿童期,鼓膜穿孔及听骨链的病变会使儿童产生轻~中度的听力损失,从而阻碍了儿童的言语及认知能力的发展,故目前多主张早期手术干预,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鼓室成形术是清除中耳的病变并恢复及提高中耳功能的术式。Wullstein基于彻底清理病变后鼓室保留的正常结构及圆窗状况,将鼓室成形术分为五型,随着显微手术器械、中耳假体及手术技术的提高,鼓室成形术的实际操作有些改进,手术医生常需根据患儿的病情及术中中耳腔的条件采取不同技术。
一 儿童鼓膜成形手术 鼓膜具有良好的频率特性和较小的失真度,鼓膜能随声波的振幅精细变化。鼓膜穿孔造成两侧鼓膜之间的声压差降低,引起听小骨耦合下降,导致听力损失。听力损失程度与鼓膜穿孔的大小成比例,并与频率相关,听力损失多发生在低频;听力损失程度与中耳容积成反比,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看似相同大小和位置的穿孔产生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最近的调查还表明,后下穿孔导致的听力损失更大,原因是相位差减少。 近年来文献报道儿童鼓膜成形术的成功率比较高,Joao CR 等(2011年)报道鼓膜成形术治疗 91例慢性中耳炎患儿穿孔愈合率 85.7%,Habesoglu TE等(2011年)回顾分析 I型鼓室成形术(鼓膜成形术)治疗儿童慢性中耳炎,成功率 80.3%。SimonCarr 等(2011 年)报道 16 岁以下儿童鼓膜成形术的成功率为 85%,术前须注意对侧耳的情况。儿童鼓膜成形术一般在干耳后 3~4 周进行,颞肌筋膜是修复鼓膜穿孔最常用的材料,近期美国学者(2013年)报道用软骨作为儿童鼓膜修补材料,随访1年半成功率高达93.0%。
二
伴乳突手术的儿童鼓室成形术 伴乳突手术的鼓室成形术治疗儿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其目的为恢复或提高听力。临床上一般有两种方式,即开放式及完壁式乳突切除鼓室成形术,开放式术式术后复发机率偏低,完壁式术式术后听力提高幅度大,且易于护理。OsbornAJ等(2012年)提出相对于再次手术风险高而言,听力改善程度大及术后易于护理更重要,提倡儿童行完壁式乳突切除鼓室成形术。Merenda 等(2007 年)通过对 58 例慢性中耳炎患儿行鼓室成形术结果分析,提出术后鼓室容积是手术成功的预判指标[33]。Nuria E B等(2012年)经过队列研究,指出判定儿童鼓室成形术成功的因素:术后鼓膜的完整性、中耳通气量。
三
伴听骨链重建鼓室成形术,鼓室成形术-听骨链重建 中耳主要功能是将外耳道内气体声能传递到耳蜗的淋巴液,这种由气体到液体的声能转换是通过鼓膜与听骨链的振动来偶联的,听骨链重建术是通过建立鼓膜与内淋巴液之间稳定连接,从而使鼓室含气及恢复或改善中耳的传声功能。 适于重建听骨链鼓室成形术的患者常有听骨链的病变。标准的听骨链重建术要遵循的要点:准确估计移植听骨的长度;植入的听骨两端要保证相对牢固地连接;植入听骨的体积应尽量细小。Michael P等(2008年)报告了钛质人工听小骨在儿童听骨链重建鼓室成形术中的短期效果,认为伴有中耳胆脂瘤型或鼓膜穿孔的患儿并不影响进行听骨链重建术,该手术是提高儿童听力的一个可行方案。Cushing SL 等(2011 年)报道了儿童听骨链重建术10个要考虑的因素中镫骨底板功能、软骨用以保护听骨假体及鼓膜、钛质人工听骨是很重要的术后取得良好效果的要素。 儿童鼓室成形术手术时间一直有争论, Lin AC等(2008年)复习文献,有证据显示儿童鼓室成形术成功率关键在于病例选择,技术、咽鼓管功能、鼓膜穿孔部位及大小,年龄不是绝对的适应症或禁忌症。
相关阅读:儿童鼓膜切开/鼓膜置管手术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