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听力学中,我们知道,双耳听觉效应主要表现在双耳的声源定位。
一/ 双耳声源的定位是基于双耳听到声音的时间差和强度差
假设声音是从头的一侧传来,即声源和双耳在一条直线上,声音的速度为340m/s,两耳间的距离约为17cm,声音从一侧耳到另一侧耳的时间为17/340=0.5ms。据报道,正常听力者的觉察两耳时间差的阙值可低达10μs。这将足以觉察到声音行经17cm所产生的时间差。如果根据10μs的时间差的阈值和空气中的波速340m/s来计算的话,正常听力者甚至可以觉察到声音到双耳的距离差为3.4mm所产生的时间差。
与时间差伴随的是相位差,这也将有助于听觉的定位。
声音在两耳所产生的强度差也对声音的定位起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高频率的声音,这是因为高频声音的波长较短而无法产生在头部周围的绕射作用。因而就声音的定位来说,时间差在低频的情况下起了重要的作用;强度差在高频的情况下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 复杂环境下的声音定位
在一个复杂的声学环境中,例如有交混回响的环境中,从墙壁和物体反射回来的声音紧接着原始的声音陆续传到听觉器官,人们如何能做声音的定位呢?
“领先效应”在声音的定位上起了一定的作用。
领先效应是当一系列性质相近的声音先后传到双耳听觉器官的时候,如果它们时间上相差很近(<40ms),后续的声音比最领先的声音不大于15dB,则双耳听觉系统可以把声音融合为一个声音,最领先的声音就起主导作用,其声源被认为是声源。
若时间差>40ms,则领先的声音和后续的声音被感觉为不同的声音。
在交混回响的环境中,从声源直接发出的声音总是比回声先到达最近的耳朵,且强度为最大,因而人们可以做准确的声音定位。
引起主观上的定位变化决定声音定位准确性的高低,根据实验得知,位于头部正前方的声源发生2°的偏移即可引起声音定位的改变。
有一些参数可以影响定位的准确性,如时间差、相位差、强度差、频率、声源和头位的关系。声源位于头的正前方的时候定位的准确性是最好的。
双耳听觉在声音的定位上起了重要的作用,头位的变动、视觉的观察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关阅读: 为什么一定要双耳选配助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