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听到从20Hz到20000Hz的声音,理论上讲,低于20Hz的声音被认为是超低频声音,人耳无法听见,长期被认为对人不能造成损害。几年前北京一官司便和低频噪声有关,原告婴儿出生时,没有听力,并伴有其他先天性重疾,出生几天后便去世了。后来原告将原住地的开发商告上法庭,虽然赢了官司,法院并没有裁定低频噪声是该案元凶。低频对人体危害仍然是个谜。学界也一直对低频声音和人体的影响,各有说法。不过大部分认为低频噪音可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比如低频噪声会引起头疼、失眠等神经官能症。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详实的科学依据,来证明既然人的耳蜗无法听到低于20Hz的噪声,如何能导致听力损失或者其他耳蜗的损害。近期的一些研究开始表明,超低频声音虽然不能被大脑解码“听得到”,但是其强度依然能通过耳蜗外毛细胞,影响耳蜗,从而对人类脆弱的耳蜗造成损害。其中一项由美国国家耳聋和交流失调研究所资助的研究,对此提出了一个解释超低频噪声如何损害听力的新的理论,值得介绍。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萨尔特教授(Salt)长期研究内耳科学,尤其专注对内耳毛细胞的机制的研究。在研究超低频噪声对耳蜗的影响时,他发现5Hz的低频声音也能影响豚鼠的内耳,除此外,在实验室发现超低频声音其实能在耳蜗产生显著的听反应,这些发现和传统理论明显不符合。
为了论证是否超低频声音能产生听觉,萨尔特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参阅了所有发表的研究文献,有些是关于人类听觉敏感度,有些是内耳毛细胞的特异性等。期间,他们发现其实已经有许多关于超低频声音和听力损失的案例报道,最明显的是被称为“风涡轮症状”,即:住在有风力发电机附近的居民,抱怨听力下降、失眠、眩晕、烦躁、易怒等健康问题。
于是他们开始深入研究耳蜗毛细胞如何对超低频噪声反应的,最后形成一套新的理论。他们认为,对于常规频率声音而言,当声音进入耳蜗,刺激外毛细胞后,内中的特殊蛋白质收缩屈伸,将刺激振动信号放大,导致内毛细胞顶端的静纤毛弯曲,从而产生出带有听觉信息的“电流”,然后经神经通络传入大脑,于是声音变“被听到了”。但是,对于超低频声音,外毛细胞接受刺激信号的作用不变,根据萨尔特教授,耳蜗外毛细胞其实对低频声音的敏感度很高,唯一不同的是,内中的蛋白质并没有伸缩,从而刺激内毛细胞,反之,还欲抑制内毛细胞的任何运动,导致无法产生具有声音信号的电流,也无法传送到大脑。
简言之,低于20Hz的声音照样能进入耳蜗,刺激外毛细胞,只不过由于没有内毛细胞的参与,无法产生“听觉”,其能量如果持续的话,照样能破坏耳蜗,并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这种“听而听不见”的现象被认为是可能导致超低频听力损失的原因。
这种理论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低频声音听不到,但可能产生危害,但是,仍然需要大量的实验和证据表明,为什么外毛细胞会阻止内毛细胞对低频信号的反应。为什么低频声音对耳蜗的破坏和常规频率噪音不一样。无论如何,萨尔特教授的研究,倒是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观察低频噪音的潜在危害。
最后,厦门益耳助听器专家建议大家,虽然法律需要因果关系之间更为清晰更为明确的证据,因此萨尔特的研究还无法帮助到上述案例中的原号证明低频水泵就是伤害他们婴儿的凶手,但是,从预防的角度来说,远离低频声音不失为保护听力和全身健康的一项上策。当然,每个人对声音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如果您对某个声音觉得身体不适时,无需再从书上或网上寻求指导,立即离开让您烦恼的声源,安静、休息,避免更进一步的暴露和接触超低频噪声将会是明智的选择!
相关阅读:次声波对人体的危害和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