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听力损失低于40分贝人的对于助听器的舒适度有他们自己的特殊的问题。 他们常年的抱怨是,在他们刚开始佩戴助听器的时候一 自己的声音听起来“空洞”或“轰隆轰隆”的。这种现象被称为“堵耳效应”。发生的原因是因为,人听到自己的声音是通过气导和骨导两个途径,当耳模完全填补了耳道的外侧部分以后,放大了的“骨导”部分振动的声音能量不能象正常人那样,通过开放的耳道泄露出去,而是全部进入了鼓膜。这样增加了用户对自己声音的响度的感觉,从而产生了“堵耳效应”。
“堵耳效应”会使人觉得不舒服。 人们可能会感到有压力或堵塞感。这些不愉快的体验完全足以从人放弃得到助听器的帮助,或者从助听器中获利比他们本来应得的更少。堵耳效应也可以通过将耳模(或耳道式助听器)深深地插入耳道,一直插到鼓膜旁边来解决。但是这又会带来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舒适度和佩戴问题。
堵耳效应的典型解决方法是,给助听器开气孔。以便让本来要进入鼓膜的声音能通过气孔传输出去。 但是,气孔也存在自己的问题—漏声。气孔的设计目的是为了使声音泄露出去,但这正是我们在处理声反馈问题上所竭尽全力避免的。气孔越大,能泄露的低频能量就越多,这对于堵耳效应来讲是有利的。但是更多的声音泄露出去会带来声反馈的问题,而声反馈是不好的。
通常情况下,由于堵耳效应让人觉得十分不舒服,人们会使用通气孔,然后又不得不减低助听器声音的放大量(增益),以消除声反馈。但是,虽然声反馈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控制,增益减少绝对不是消除声反馈的恰当的方式,因为它和我们想要放大声音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特别是在高频部分。临床听力医生(及其客户)经常发现他们自己,努力在可以承受的最大程度的堵耳效应和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的声音放大之间, 试图达到一个可行的平衡。这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应该可以有更好的选择,而这正是我们下面将要讨论的。
事实上,并不是气孔本身产生了这些可以降低堵耳效应的好处。借助于气孔,我们降低了将一个异物(耳模)插入耳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对于听力损失程度较轻的人来说,气孔只是获得所有完全“开放”的耳道的声学和舒适性的优势的至关重要的一步。而对于极重度听力损失的人群来说,耳模是他们在可预见的未来将要执行的一个必须。极重度听力损失的人群需要在完全无反馈的前提下接收能产生的最大助听器增益。对于这两个群体,一个正确而优良的电子反馈解决方案是必须的,仅仅靠修改耳模自身不能满足这些目标。
相关阅读: 什么是开放耳助听器或助听器开放式选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