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变常涉及鼓室、咽鼓管和乳突,但主要在鼓室,好发于儿童,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在冬春季节多见。主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一、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因
1) 咽鼓管途径
最常见。如急性鼻炎时,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引起咽鼓管黏膜充血、水肿,黏液纤毛输送功能障碍,致病菌乘虚进入中耳;
2) 不当的捏鼻鼓气或擤鼻,在污水中游泳或跳水,不适当的咽鼓管吹张或鼻腔治疗等,细菌沿着咽鼓管侵入中耳;小儿咽鼓管管腔短、内径宽、鼓室口位置低,咽部细菌或分泌物易经此途径侵入鼓室。
3) 外耳道鼓膜途径
鼓膜外伤、不符合无菌操作的鼓膜穿刺、鼓膜置管等使致病菌侵入中耳。
4) 血行途径
极少见。
1)耳痛
耳痛为本病早期症状,患者感耳深部钝痛或搏动性跳痛,一旦鼓膜出现自发性穿孔或行鼓膜切开术后
2) 耳漏
鼓膜穿孔后耳内流出的液体,初为浆液血性,以后变为黏液脓性乃至脓性。
脓液向外宣泄,疼痛顿减。
3)听力减退
病程初期病人常有明显耳闷、低调耳鸣和听力减退。后期鼓膜穿孔后耳聋反而可能减轻;耳痛剧烈者,听觉障碍常被忽略。有的病人可伴眩晕。
4)听力学检查
耳镜:耳镜下可见鼓膜松弛部充血,紧张部周边及锤骨柄区可见扩张的、呈放射性的血管。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整个鼓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向外膨出,其正常标志不易辨识。鼓膜穿孔大多位于紧张部。穿孔前,局部先出现一小黄点。刚开始。穿孔处为一搏动亮点。
纯音测听:呈传导性聋,少数病人可因耳蜗受累而出现混合性聋或感音神经性聋。
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本病的治疗原则为控制感染、通畅引流,病因治疗。
1)全身治疗:
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或其它抗菌药物控制感染,一般可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类等药物。
2)局部治疗:
鼓膜穿孔前可用2%酚甘油滴耳,消炎止痛,鼓膜穿孔后应立即停药,转而使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拭净外耳道,再用抗生素滴耳液。
3)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鼻、咽部的慢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等。
下一篇: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相关阅读:急性中耳炎的原因、症状及治疗方法